找到相关内容162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护生与护心——《护生画集》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采用《楞伽》等佛教经文为主。但是,基于儒学思想虽无佛教色彩,没有佛学究竟而,却实能包括佛法一切之教义,仁者当知之;尤其是儒学“民胞物与”的思想对“有漏善”层面的戒杀护生更具说服力,所以,弘一接受了画集...形式,而是“以艺术做方便”,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但用简洁明快的漫画使读者在爱不释手的玩味中种植善根,还为导俗,力避采用《楞枷》等佛教经文,采用白话文将佛教语言置换成实能包括佛法一切之教义的弘扬人道...

    王振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3160366.html
  • 贤首法藏的“顿教概念”之研究

    为“阐提成佛”另一则是“顿悟成佛”的理论。“顿悟成佛”的说法在当时的佛教界是属于一种闻所未闻的创见(注4),这一主张和“阐提成佛”论一样皆引来了喝采和批评的声浪,而这都因为竺道生勇于突破佛教经文的文字...差别,因为一切差别本来已在进入此一境界时泯除。  站在法藏的立场上,固然可以将顿悟之境视作顿教成立的证据,但是经文所说的那些,是否即足以证明佛教之中的确有顿教法门的存在,亦即仅就这些是否即足以证成一...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4362572.html
  • 寂寞陈寅恪

    可见,陈寅恪研究佛教文化,是为了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探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途径和规律。  众所周知,佛教经文多用梵文或者巴利文写成。从1世纪开始,佛经主要经过丝绸之路和西藏、云南等陆续传入中国...研究中取得超越前人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例如他研究佛教就很注意其与隋唐政治的密切关系。在1935年撰写的《武曌与佛教》一文中,陈寅恪指出了隋文帝、隋炀帝与佛教的深厚关系,以及僧徒藉武曌恢复自李唐开国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64662699.html
  • 龙门石窟北朝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图考索

    浮雕画面,同佛教经文进行对照,使画面与文字内容相符,并及分布位置、构图形式、刻划特点等作一叙说,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一、佛本生故事  按照《大藏经·本缘部》卷上的说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由一个...龙门石窟北朝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图考索  佛教为外来的宗教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历经魏晋,到南北朝时兴盛起来,尤其是北魏王朝,举国上下崇佛,佛教竟然成了国教。龙门石窟就是在这一狂热信佛的背景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1762759.html
  •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1)

    联想到一反两汉儒学解经说教、考证字句的繁琐作风而独标自然无为、言不尽意主张的魏晋玄学。禅学之于佛教,也有相似的意义。它使人从佛教经文教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超越言相之上,以直觉领悟本具的心性为根本。所以...艺术及其创造性活动中,其中也包括园林艺术。  一、禅的发展与文化心态  要考察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审美特征,首先要对其“背景”做深入的了解。作为“背景”之一的佛教中国禅,其本质是什么?这是考察禅与园林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464016.html
  • “本无”与“非有非无”――《不真空论》所破“本无”浅析

    之后,说“寻夫立文之本旨者……”,这里的“文”显然指佛教经文(佛经),也就是当时广为流行、僧肇以之为理论根据的般若类经,僧肇想说的话实际上就是“‘非有非无’在佛经中的原义是这样的,只不过你们都误解了”...非有非无  作者何欢欢,女,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宗教学专业佛教哲学方向06级直博生。  僧肇(约384-414)的《不真空论》在详尽阐述“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为后人准确理解般若性空思想树立典范的...

    何欢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51770663.html
  •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

    (第79册),华宇出版社,1984年。)。后三者即为文学类。下面试以譬喻文学、佛传文学、赞颂文学为例,略作说明。  (一)譬喻文学  郭良@③的《佛教譬喻经文学》一文,对佛藏(特别是巴利文三藏)中的譬喻经一类作品,作了总体的文学价值描述(注:郭良@③:《佛教譬喻经文学》,《南亚研究》1989年第2期,62-66、73页。)。丁敏的《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是第一部以譬喻文学这一种佛教文学体裁为研究对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1671747.html
  • 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

    制作本身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台湾萧登福先生通过对佛教经典和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入对比研究指出:“世人常误认道教剽窃佛教经文、名相;实者佛教初传及初期译经,不论在思想上或名相上,受中土影响者甚多...  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  刘永明  [兰州]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45-55页  -------------------------------------------------...

    刘永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574812.html
  •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43]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弘传,影响到了久居西夏的汉族人。这里很多汉族人也同西夏其他诸多民族人士一道,顶礼藏传佛教国师、跪拜藏传佛教佛像、念诵藏传佛教经文、修持藏传佛教仪轨,俨然成为藏传佛教的虔诚...层面宗教文化交流,则更鲜有问津之人。认为宋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方式,将汉地的宗法性传统宗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周边藏区民间,也将藏传佛教文化、苯教文化和其他藏族宗教习俗传播到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478592.html
  • 五台山简介

    人颇受排挤,奏知汉明帝。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尚未完全烧尽,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建寺适宜...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43881780.html